题记:为什么她的眼里有时闪烁着泪光?因为其间饱含着生活磨砺的辛苦、辛劳、辛酸;为什么她的泪水可以随梦飞扬?因为感动、感恩、感激化作的力量。
因为爱,她的泪水随梦飞扬
谭圣林
长沙的寒冬,冻雨袭人。岳麓山大学城边的一家小餐馆里,一个身材矮小、衣着朴素的女孩穿梭在食客之间,端菜、传菜,扫地、抹桌,洗碗、刷锅,擦擦额头的汗水,虽然累得有点眩晕,但是每小时15元的工资对她来说,也是一份很实惠的安慰。
她叫蒋艳,是湖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级的一名新生。开学已经几个月了,银行贷款的学费还迟迟没有下来,生活费只能靠自己一点一点积攒。想起坐在轮椅上的奶奶,想起在工地上满身泥水的父亲,还有家里欠下的一大笔外债,被特大暴雨、泥石流击垮的房子和茶园,蒋艳感到一阵揪心的酸疼。所幸,这一路走来,命运给了蒋艳一行行委屈的泪水,也给了她一缕缕动人的曙光……
没有伞的孩子,注定要不停地奔跑
桑植县人潮溪镇地处武陵山脉北麓,鄂西山地南端,距离县城有3个多小时的路程,这里自然风景秀丽,但也夹杂着贫穷落后。蒋艳的家就在雷家坡组的一角。
被暴雨、泥石流损坏的木板房,刚刚换上新瓦片
走近一看,映入眼帘的是几间低矮的木板房和屋檐下一堆沾满泥土的农具。不过,屋内木板墙上贴满的奖状,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贴满木板墙的奖状
蒋艳家里六口人,唯一经济来源就是靠父亲在工地上干点又脏又累的苦力活,收入不稳定,结账也不及时。
爷爷奶奶都七十多岁了。更糟糕的是,奶奶双腿残疾,患有风湿病、关节炎、高血压、冠心病,生活不能自理,长期需要有人陪护。爷爷因为动过手术,没有任何劳动能力,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正常生理活动。母亲也因为操劳过度,患有腰间盘突出、关节炎和胃病。
家人一个个病倒了,但这个家不能倒,梦想更不能倒。但是,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家里的现状是蒋艳心里的疼痛,但她从小就很听话。上初二那年,奶奶突发疾病,虚弱的母亲自身难保,父亲和哥哥又长期在外,照顾奶奶的重任就落在了她单薄的双肩上。
蒋艳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要起床,打着哈欠生火熬药,摸着夜色喂鸡喂猪,忙到六点半天蒙蒙亮,蒋艳便端着熬好的中药,小心翼翼地扶着奶奶坐起来喝药。
奶奶一次又一次拉着小孙女的手,眼睛里泛着泪花说:“你这还没有锄头高呢。你的这双手本来是拿笔杆子写字的,现在都被用来劈柴、做饭、洗衣服了,别人的手都是白白嫩嫩的,你年纪小小的就有了茧子。是奶奶拖累了你啊!奶奶有罪啊!”
蒋艳每次都是故作镇静地说:“奶娘你想多了,我本来就不长个儿,现在多做点事,说不定可以长很高呢!”
转身回到厨房里,蒋艳悄悄抹去脸上的泪水,看着窗外的黎明,暗暗对自己说:“想成大事者,无不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于是再踏着露水,步行半个小时赶到学校上课。
下午放学回来,蒋艳丢下书包,又要洗衣、做饭,匆匆扒几口饭,做完作业差不多要到晚上11点,才能美美地睡上一觉。
渐渐地,蒋艳在课堂上都忍不住打瞌睡,她生怕影响听课,便交代同桌用苦肉计使劲帮助掐头按头,实在不行就在额头抹上几滴风油精。
“没有伞的孩子,注定要不停地奔跑!”蒋艳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提醒自己、勉励自己。
她深知,只要自己稍稍放慢脚步,梦想就会被无情的雨水淋湿,自己就会狼狈不堪。
那大半年里,因为睡眠不好,累得腰酸背痛的蒋艳根本无暇与同学交流玩耍。
每当一个人迈着发软的双腿,奔跑在那条布满荆棘的回家路上,这个“00”后女孩,独自哼起了孟庭苇的那首《谁的眼泪在飞》,她不知道,满天云雾,那是谁的眼泪在飞,她只盼望着,自己那几颗流过的眼泪,会化作流星带来好梦……
她将内心压抑的胆怯和害羞一点点击败
好梦在一天天的磨砺中变成现实。初三毕业,蒋艳以优异的成绩被桑植县一中录取。但是贫穷却将这次的好梦拦在了门外。
“孩子,你哥哥读高中的学费都是借来的钱,家里肯定不能同时供你们两个人上高中了。”父亲无奈的叹息,重重地砸在蒋艳的身上。
交不起学费,干脆就读可以免交学费的县职业中专,参加对口高考一样可以升入大学。
因为贫困,错过了一中,同样因为贫困,蒋艳在职中迎来了一份特别的关爱——她成为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致公·美达班”的一员,得到了张家界美达制衣有限公司每年2000元的生活费资助。
蒋艳听老师说,这“一家一”是省委统战部和省教育厅发起,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湖南省温暖工程基金会以及各民主党派联合实施的职教扶贫项目。农村职业学校里像蒋艳这样的穷孩子还不少,能够得到关注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更给她带来惊喜的是,由致公党组织的致爱小组也来到了学校结对帮扶,开展励志谈心、讲课,为她撑起了一把可以遮风避雨的大伞,让她的心里一阵阵豁然开朗。
她开始试探着走出迷茫甚至自卑,走上演讲比赛、技能比武的小舞台,走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大舞台,将内心压抑的胆怯和害羞一点点击败。
每一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每一次技能大赛都是学校一等奖。蒋艳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2018年以全省对口高考前十名的成绩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忧虑大于喜悦。整个暑假,蒋艳都在拼着命兼职。白天,她在乡下客车上收费,晚上在夜宵摊当服务员。每天能够睡上6个小时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手起茧了,脚跑疼了,眼睛熬红了,做了那么多,就是希望能为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命运折磨蒋艳,也不忘眷顾蒋艳。
在张家界市举行的致公党中央、省、市三级组织开展的“一家一”活动仪式上,登台接过“一家一”项目“励志之星”荣誉证书的蒋艳,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致公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吕彩霞,致公党湖南省委专职副主委向佐谊以及爱心人士的关注和赞许,与致公党结下的善缘也越来越紧密。
她的故事在致公微信圈里溅起了浪花
就是这份善缘,再一次让蒋艳感受到致公党组织的温馨和力量。致公党湖南省委社会服务处处长彭晖在与湖南省温暖工程基金会理事长谭圣林的工作交流中,了解到蒋艳学费没着落、生活费没来源,便琢磨着如何为这个懂事的女孩做点什么。
9月28日,彭晖忙完手头工作,细细梳理蒋艳的基本情况后,郑重地在微信朋友圈里编发了一条信息:
贺龙故乡桑植县,有位女孩叫蒋艳。
为免学费读职专,幸运结缘致公班。
年年都是第一名,励志之星获点赞。
家里生活六口人,父亲苦力赚小钱。
爷爷奶奶七十多,患有风湿关节炎。
母亲操劳病魔缠,哥哥大学举步艰。
父亲贷款五万元,种植茶叶盼丰年。
突遭暴雨泥石流,茶叶房屋毁一旦。
高分考入重本校,学费一直无来源。
大学四年两万多,全家无奈泪涟涟。
致力为公献爱心,帮扶蒋艳把梦圆。
从湘西基层到省城长沙,彭晖一直致力做社会服务工作,尤其是关注湘西大山里的那些面临失学的孩子。
桑植县人潮溪里的蒋艳成了彭晖和她的同事牵挂的对象,这只苦难的燕子要张开羽翼飞出大山了,但是7000元的学费再一次压住了她稚嫩的翅膀。
发完这条信息,彭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不知道会有多大的回应,只当是在朋友圈里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
这颗小小的石子,投进朋友圈偌大的人海中,很快溅起了浪花,向网络的四面八方泛起了涟漪。
岳阳市致公党员柳玲玲第一个捐出1000元,广州一文学评论家捐助200元……
一个朋友圈的振动,带动多个朋友圈的共鸣。常德致公党员成良才捐款1000元,省直致公党员陈平凡捐款200元……
省人大接待处处长潘凌将信息链接到她的朋友圈,24位爱心人士众筹1800元。致公党张家界市委工作微信群捐款5200元。
绿之韵集团董事长胡国安将他在抗洪救灾受表彰奖励的5000元捐出。致公党员蒋文通过绿之韵基金再捐5000元。“一家一”项目摄制组负责人梁荣波在捕捉这些镜头时也被爱心打动,捐款2000元。
百忙中的省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湖南省委主委胡旭晟得知后,捐款400元。致公党省委专职副主委向佐谊听完彭晖的汇报,一边掏出自己的捐款,一边安排致公党张家界市委专职副主委高欢云,派出致爱小组奔赴蒋艳的家里走访慰问。
致公党张家界市委致爱小组走访慰问蒋艳家
涓涓细流汇成大河,拳拳爱心凝成大爱。12月7日,在致公党省委机关,蒋艳接过向佐谊副主委代表所有爱心人士的24860元爱心善款,连连鞠躬。这回,她强忍住了激动不已的泪水,因为,她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厚重的感激和力量。
致公党湖南省委为蒋艳发起募捐
只要有爱,泪水也会随梦飞扬
加入众多爱心人士组成的微信群,蒋艳如同置身一个温暖的家庭。她要把自己的心声用文字一一告诉大家。
她这样写到:我和哥哥一直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我们兄妹俩能够考入重点本科,可以说是又喜又悲。我欣喜于自己实现了梦想,又悲伤于家庭的经济现状,恐慌于面对年迈的父母让他们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但我又不甘放弃学业。所幸,当家庭不堪重负、深陷困境时,是你们给了我继续完成学业的机会和信心。
蒋艳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没去过大城市,也没去过大学校园,初来乍到,连公交车都坐反了方向,她觉得新鲜好奇,也充满迷茫彷徨……
好在,老师和同学都经常帮助她,让她很快融入了集体,融入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学校八十周年校庆,她主动请缨担任校庆志愿者负责接待。策划组织学院支部风采展大赛既做后勤保障又做礼仪迎宾,还要去后台控制,最终斩获大满贯。
农村孩子英语基础薄弱,于是她加班加点补习。虽然学费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为了少给家里增加负担,多挣点生活费,她又在家教中心报名兼职。
蒋艳在饭店打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活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是不能失去希望。她相信,无论多么艰辛,只要有爱,泪水也会随梦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