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1
从职业学校考上211大学
毕业后被保送就读985大学研究生
“我被保送湖南大学读研了,感谢温暖工程多年来的无私帮助。”近日,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小艳(化名),第一时间与温暖工程爱心团队分享。她与温暖工程已经结缘7年。
小艳来自贺龙故乡桑植县一个偏远的农村家庭,11岁之前,身上衣服大都是哥哥穿不了的。上初中二年级时,奶奶患风湿病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父亲在外打工,哥哥在外上学,为了让瘦弱的母亲照顾好爷爷奶奶,小小年纪的她开始帮着操持家务。
每天凌晨4点半,小艳起床打着哈欠生火熬药,摸着夜色喂鸡喂猪,忙到6点半,天蒙蒙亮了,再踏着露水,步行半个小时赶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来,小艳丢下书包,洗衣做饭,等做完作业要晚上11点后才能睡觉。
为了上课不打瞌睡,她交代同桌,在她打瞌睡的时候用力掐她。后来连掐都不管用了,她就在额头眼角旁抹上几滴风油精,熏得自己泪流满面。
初三毕业,成绩优异的小艳考上了桑植县一中。
收到县一中通知书那天,父亲说:“孩子,你哥哥读高中的学费借的钱还没还清,家里肯定不能供你上一中了,只能委屈你了……”父亲无奈的叹息,重重地砸在小艳身上。
因为家庭困难,小艳错过了一中。她选择了就读免学费的县职业中专学校。让她意外惊喜的是,小艳与温暖工程结缘,她成为温暖乡村行动项目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的一员,得到了项目4000元生活费资助。爱心人士来到学校结对帮扶,开展励志谈心、讲课,让她的内心一阵阵豁然开朗。
小艳说:“上职校之前,我一直以为职校学生是被社会和家庭放弃的坏孩子,但是,亲身经历之后才发现不是这样的。没有人放弃我们,我们自己完全没有必要自设限制,自己把自己拴在卑微的圈子里。”
于是,小艳开始尝试走出迷茫走出自卑,走上演讲大赛、技能比武的小舞台,走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大舞台,将内心压抑的胆怯和害羞一点点击败。
努力了,总会有收获,小艳每一次考试都是全专业第一名,每一次技能大赛都是学校一等奖获得者。
2018年,小艳以全省对口高考第五名的成绩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
记得接到邮政快递员电话的时候,小艳正在乡下的大巴车上做临时售票员打暑假工。当小艳打开印着“湖南师范大学”烫金大字通知书的那一刻,她禁不住哭了,流下了开心的泪水。全车的乘客为她祝贺,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在湖南省温暖工程基金会的倡议下,致公党湖南省委发动机关干部和党员众筹,为小艳解决了大学四年的学费。
大学期间,她的专业成绩每年都是学院第一名,她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因为她上大学之前在职业学校掌握了专业技能,所以在大学里的各种庆典活动都是由她担任技术顾问。通过选拔,她进入学校“世承班”学习,成为拥有专属导师的本科生,也成为有独立负责一项科研任务能力和资格的本科生。
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感恩中汲取力量的小艳,如愿被保送湖南大学读研。
她没有辜负爱心,没有辜负青春,正一步一个脚印追寻更亮的光!
20出头,中职毕业,在温暖工程资助下学得一技之长再就业,已经成长为企业智能装备研究员,担任项目经理,月收入1万多元。
小鹏(化名)是一名农村留守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很少回家。自小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还有一个比他小9岁的弟弟一起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爷爷有一次下地干活不慎跌倒,引发中风,瘫痪在床。奶奶又患有风湿骨痛和高血压,行动不便。从此,每天放学,他接着上小学的弟弟回家后,下地干农活,养猪种菜,成了他少年时的日常家务,常常要忙到夜里十点左右,才有时间做作业。
临近中考,他打听到读普通高中每个学期要交一笔不小的费用,再加上弟弟上学的开支,以及爷爷奶奶日常所需的医药费……他退缩了,怯怯地对父亲说:我不想上学了。父亲当然知道他在担心学费的事,反复交代说:“孩子,我和你妈妈又加了份临时的工作,每天能多挣点钱,实在不行的话,让你弟弟休学3年,等你考上大学后再说。”
他不忍心让弟弟失去学业,又担心爷爷奶奶没人照顾,2013年秋季,他踏进了免学费又有温暖工程4000元生活费资助的职业学校。
2015年职校毕业后,他选择了尽快就业缓解家庭困难。步入工作岗位,他的操作能力受到公司领导一致表扬。
但是一次意外,给他打击不小。他不慎跌入设备安装井,导致下半身麻木举步艰难,而这种类型的受伤,一时很难做出工伤鉴定,与公司多次协商无果,只能回家养伤。
他陷入恐惧中,担心自己一辈子都站不起来了。
那段时间,年迈的奶奶要照顾两个行动不便的家人,一天到晚累得喘不过气来。父母为了支付他的医药费,欠下了一大笔债务。
经过一段时间休养,小鹏终于从轮椅上站起来了,心中的希望也再一次点燃。为了尽快偿还治疗欠下的债务,他进入一个主营工程机械维修的公司当了一名技术员,然而不幸又发生了……
由于领班指挥失误,在装卸材料的时候,一根铁钉飞出来,扎入了小鹏的小腿,当时腿部就失去了知觉,直到医生拿着片子对他说“万幸,没有伤到骨头和神经”,他才松了一口气。一想到又要给家里增加负担,他陷入深深的绝望。
两次入职两次受重伤,几乎击垮了小鹏的信心,让他对找工作竟然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幸运的是,温暖工程公益伙伴湖南东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费岳湘再次向他伸出援手,主动打电话联系他,让他前去工作。
进入公司后,小鹏跟着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学习机械设计,从最初级的CAD,到操作庞大的三维绘图软件,从零件建模到复杂的结构设计,到掌握三大力学到有限元分析,这对他一个中职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每天工作之余,他至少挤出5个小时回炉学习,不懂的细节问题,就咨询师傅,或者查资料上网课搞清楚。
在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中,小鹏顺利完成了从设计评审到出图制作、从零部件加工到安装调试再到设备生产测试的全部流程。
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公司设备研发的技术骨干和项目经理,月收入1万多元。通过自学,他拿到了本科文凭。
他说:做努力向前爬的蜗牛或坚持向上飞的笨鸟,哪怕一路跌跌撞撞,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渴望的模样。
心系“国之大者”
他成为服务祖国西部的志愿者
“我要去西部志愿服务了,我是学校唯一通过考试的幸运者。”小邓(化名)心潮澎湃,他将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尽展其才,传递温暖。
小邓是邵阳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从小到大就没有见过父母亲几次面。他和姐姐一直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父母亲常年在广东打工谋生。
2019年,他考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由于家庭经济入不敷出,他申请了生源地贷款,并有幸得到了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的4000元生活费资助。
感恩于爱心,他主动参加各类公益志愿者活动。面对聋哑儿童、留守儿童、残障老人等弱势群体,小邓以自己的热情和爱心,带动身边人给予他们帮扶。
他与同学一起组织为河南水灾群众捐赠了4000多瓶矿泉水,并主动前往一线参与抗洪。他深信,雨过必天晴,爱心小溪流终将汇成海洋。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前往长沙唯一的中风险地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参与志愿活动。
他获得了湖南省血液中心“优秀志愿者”、湖南省红十字基金会“99公益先行者”“学雷锋先进个人”等荣誉。
通过精心准备,他如愿通过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笔试和面试。7月将前往新疆吐鲁番,开展志愿服务西部工作。
由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和湖南省教育厅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慈善企业、民族宗教界、新阶联等统一战线成员和爱心人士参与,湖南中华职教社和湖南省温暖工程基金会组织执行10年的“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旨在资助一个家庭一个孩子4000元生活费完成职业教育并推荐就业,以“授人以渔”的方式为乡村振兴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项目实施10年以来,资助困难学生5.5万余人,让5.5万余个农村困境家庭受益,并于2021年荣获“中华慈善奖”。
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明显高于本科、高中等学段,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帮扶,让更多孩子掌握技能改变生活,历练技能成就梦想。
上一篇:心系群众,为革命老区送温暖
下一篇:爱心黄桃为职校女生家助力
扫码献爱心
为乡村孩子送温暖